广州金属瓦的历史
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民族仪式的场所,其广州金属瓦建筑技术、艺术和文化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型代表。
太和殿有很多秘密,其中一个就是位于楼顶的市政厅板。标志牌位于沉箱上方,与皇位上下呼应。板子宽约23厘米,高37.5厘米。它是用梨木做成的,前面有香炉、烛台、灵芝等供体。
根据清廷的记载,“开国室自行清理档案”,这块板被放置在雍正九年(1731年)八月十二日,作为市政厅的神奇象征。在此之前,雍正帝病重,江西龙虎山道士娄金元在故宫秦安寺设坛仪式桶,用水驱邪治病。雍正帝确信符文的“功效”,并下令设置符文板,希望借助符文板的“神力”消除灾难,驱走邪灵,巩固他对世界的统治。
太和殿的牌匾正面从上到下分为四层。前三层属于佛教,第四层属于道教。
最上面一层是“佛说大威德有一颗达拉尼的秘心”的口头禅,认为文殊菩萨可以保护皇帝统治之地的安宁,各种灾难自然消除,皇帝一家平安吉祥。
第二层是十二神的名字,都源于东晋时期在天竺收集的佛经《释空经》,文章中说“若有恶鬼出入宫室,若见神王之名,则绝不会从镇信中退缩”,可见这十二神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镇堂内的房屋。
第三层由左、中、右三部分组成。左边是大白伞盖咒,中间是十相自救卡,右边是六字咒。这三者都被认为在佛教中有消灾解难、化干戈为玉帛的功效。
第四层是玄寂道教八卦,包括八卦和北斗九大行星。其中八卦在道教中代表宇宙万物,北斗九大行星由北斗(舒天、天极、田璇、天全、宇恒、开阳、耀光)加上福、毕两颗星组成,在道教中掌管世间恶灵,被认为是控制人的生命的神奇符号。
棋盘背面有道家文字“太上秘法”,下方有72个精神符号,主要有驱邪、祛病、护家、长生、富贵等。这些符咒源于明代官方道藏中的东镇部符咒,可视为雍正帝消灾驱邪迎福的七十二愿。